故意破坏公私财产价值构成故意破坏财产罪的标准是什么
法律分析:我国没有明确界定构成故意毁坏财产罪的数额。各地实施的标准也不尽相同。但故意毁坏公私财产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立案追诉:
(一)造成公私财产损失5000元以上的;(二)破坏公私财产三次以上的;
(三)收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产的;(四)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。
故意破坏财产罪是指故意破坏或者损坏公私财产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。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,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。
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。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,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判处三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故意毁坏财产罪,是指故意毁坏、损坏公私财物,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。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。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,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,可以构成本罪。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。这种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大量或者其他严重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。这种罪过是主观故意表现出来的。犯罪的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产,而是破坏财产。
故意毁坏财产罪的量刑标准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,故意毁坏大量公私财物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因此,故意破坏经济罪的法定最高刑罚是7年监禁。故意毁坏他人财物,构成犯罪的,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
还应根据情况给予经济损失赔偿。
法律依据: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,有大量公私财物被故意毁坏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的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投诉/举报声明: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,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1、故意毁坏财产罪,是指故意毁坏、损坏公私财物,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。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。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,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,可以构成本罪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2、故意毁坏财产罪中的犯罪通常是由一定的现实原因引起的。行为人可能是对财产所有人进行报复,或者是嫉妒或者其他类似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,破坏财产造成财产损失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。
3、法律依据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第二百七十五条
【故意毁坏财物罪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